JIAO YAN ZHENG DANG SHI
聚焦核心素养
探索美好课堂
赋能课堂提质量 ..研讨促成长
立足校本教研
为落实新课标理念,促进教师之间经验交流和思想碰撞,提高教育教学水平,促进我校初中部师生教、学素养的..提升,9月上旬开始,兰州衡文中学教务处组织开展了同课异构公开课活动。活动旨在通过教师间相互听课、评课,充分展示教师专业能力、教学水平和授课技艺,从而达到相互学习、相互借鉴、共同提高的目的,促进我校教师队伍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。
探索洋葱的奥秘,走进衡文生物实验课
——初一年级生物实验课
生物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, 为提高生物的课堂效率,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,促使他们主动热情地去探索生物知识。
探索微观..
英国科学家罗伯特·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植物细胞,由此开启了探索微观..的大门。于是显微镜成了生物学的钥匙,无论是研究现象的发生还是探究为何如此,显微镜是..武器。
走进奇妙的细胞..
实验室材料充足,..了每位同学都可以动手操作,同学们在明确了实验室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后,开启了一场奇妙的科学探索之旅。
..
分组合作 积极实验
同学们自己动手制作玻片标本
通过齐老师细致的讲解以及直观的视频展示,同学们基本上都掌握了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:擦、滴、撕、展、盖、染、吸。面对着..次亲自动手制作装片,同学们显得格外兴奋激动,迫不及待地想要一展身手。
NO.2
激发兴趣 获得技能
实验过程中,学生们需要严谨的态度和细致的观察力,这对于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有着重要的作用。
显微镜下的洋葱表皮细胞图
在齐老师的指导下,学生独立完成探究性实验,这其中所经历的质疑、思考、动手、分析、解疑过程,符合中学生认知事物的规律,利于学生把已有的生物学知识系统化、整体化,从而转化为发现问题、探究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NO.3
走进生物 爱上生物
生物实验课是学生们学习生物学的重要途径,它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,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。
在学生们的感慨与欢笑中本节生物学实验课圆满结束,当下课铃声响起时,同学们沉浸于实验中,久久不愿离开。
这节课,精彩纷呈,趣味横生,齐老师精心设计的实验教学活动,有力突破了教学重难点。学生通过观察、讨论、分析等方法,逐渐获得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习惯和能力,并通过动手实验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,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,感受探究实验的喜悦。
创设地理教学情境
培育学科核心素养
——初二年级地理同课异构公开课
地理教学强调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,学以致用。新颖合适的地理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真实情境中,体会和感悟地理学科的思想和方法,掌握..知识,培育创新精神,提高实践能力。
10月25日下午..节课,地理刘昱老师的公开课在初二(3)班进行。兰州衡文中学督学金东升、教学副校长简士文、教务处主任徐有琦、初二年级主任张静及当节无课老师参与听评课。
我国山川壮丽,境内有绵延不绝的山岭,有气势磅礴的高原和一望无际的平原,还有群山环抱的盆地和起伏和缓的丘陵,而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。走进大自然的怀抱,领略大自然的风采。
本节课刘老师带领同学们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二章..节《中国的地形》。
在课堂上,刘老师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,把课堂还给学生,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培养学生动口动脑的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,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。
课堂上,刘老师利用多媒体,根据相关视频资料,运用中国地形相关图文资料,分析了中国地形的类型、特征、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。
在教学过程中,刘老师通过课件展示的方式呈现了我国的地形图,运用地图,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。通过我国山脉、四大高原、四大盆地、三大平原、三大丘陵的位置识记,进一步引入各个地形区的特征,循序渐进,得出我国西高东低,呈三级分布的地形特征。
通过视频及表格数据能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,通过探究活动把问题抛给学生,引发学生自助探究,教学难点迎刃而解。
课上学生们自主阅读教材,了解我国的地势分布特征。这一环节,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,锻炼了学生自我总结的能力。刘老师《中国的地形》整节课环节完整,气氛轻松和谐,突破了重难点。
每一堂公开课,都是一场学习,通过本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,老师们认识到在新课标的背景下,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,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,设计多层次的学习任务,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地理教学方式。兰州衡文中学将继续以深厚的积淀、与时俱进的品质,不断行动、反思、总结、提升,致力于让学生在40分钟的课堂中..学习、快乐学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