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课异构,共展风采
——小学部六年级(2)班语文公开课
十月,携一缕秋日的硕果,凝一份教育帮扶的真情。从教研中出发,一路跋涉,寻找思想碰撞的诗意和远方;在课堂中探索,一路芬芳,收获教学的精彩和成长。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,兰州衡文中学“立足课堂,扎实..”同课异构暨公开课教研活动在2023年10月如期进行。
10月10日上午,小学六年级(2)班同课异构语文公开课正在进行中,本节课由黄维珍老师执教,小学部当节无课教师参与了公开课的听评。
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同学们能够会写“律、崖”等4个字。朗读课文,读出课文表达的感情。背诵课文,并且领悟诗句表达的情感,感受红军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。
课前,黄老师运用媒体播放歌曲《七律.长征》,并用课件展示红军长征具有代表意义的图片,引导出:八十多年前,中国工农红军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奇迹——二万五千里长征。
兰州衡文中学教学副校长简士文、教务处主任徐有琦以及当节无课的老师一起听评了本节公开课。
黄老师本节课通过音乐、图片等资料,拉近了同学们和文本的距离增强学生对长征的感性认识,激发了学生内心情感。课堂上,同学们对背景资料的查找、整理与交流,以及教师的适时补充,加深了学生对长征和“七律”的了解,为学生更好地理解诗句,领悟诗句表达的情感作铺垫。
课堂上,黄老师要求同学们再读诗句,了解大意。同学们首先默读,并思考:联系教材上的插图,结合注释以及查阅的相关资料,想一想这首诗的大概意思。随后通过小组交流说大意,提出疑惑并尝试解决。..,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大意,提出疑惑并尝试解决。
理解诗歌大意是本节课的教学的重点之一。这一环节让学生在对照注释自学的基础上,提出疑惑并尝试解决,黄老师以巧妙的语言自然过渡,教学方式多样,课程的各个环节衔接十分流畅,重点难点讲解的非常清晰。丰富了同学们对长征的认识:如:奇迹、勇敢、艰难、漫长,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。
在评课环节,参与听课的老师们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,各抒己见,把自己的感想和建议与大家分享交流,简校长也诚恳地指出黄维珍老师课堂中的亮点与不足之处,老师们受益匪浅。每听完一节课,老师们都会及时点评记录,总结课程存在的不足,找出亮点,并提出解决措施,与授课老师进行深度交流,..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。
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”教研活动是一个学习和借鉴的过程,是一个交流和探讨的平台,是一个反思与提高的途径。学无止境,研而进步,老师们互相学习,互相交流,在不断地思维碰撞中,激发创新的火花,相信老师们必将怀揣着探索语文新课标的热情,不断走向语文教学的更高境界。
在衡文,课间背书已蔚然成风!
..动听的校园声音,是朗朗的读书声;..美的校园风景,莫过于孜孜勤学的身影。在衡文,当下课的铃声响起时,同学们不是追逐打闹,不是聚众闲聊,而是拿着课本去找老师背书、听写,或是拿着练习册将老师团团围住,争先恐后地提问题、求解答,老师们春风化雨、深入浅出、不厌其烦地为他们讲解,课间的教学楼充满了学习的热情,也充满了老师们声情并茂的教导。下面,请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衡文小学部的同学们课间盯背的情况吧~
1
朗朗读书声 孜孜勤学影
课间盯背是兰州衡文中学一直坚持的习惯,为了更..地利用碎片化时间,同学们在下课铃声响起后,争先恐后围着办公室的各科老师,有的是趁热打铁解决刚刚上课时生成的问题,更多的是为自己主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解惑。
“三更灯火五更鸡,正是男儿读书时”。因为深知温暖的被窝会掩埋茂盛的青春,要把握好每一寸时光,感受清晨的新鲜和能量。课间背诵让衡文的校园激荡着青春气息,孩子们,你们努力学习的样子真美!
2
比学赶超 争分夺秒
学生们争先恐后,在教室、在办公室、在走廊把老师“团团包围”,争分夺秒学知识,老师们也不知疲惫为学生答疑解惑。在课间盯背的时间里,老师们放弃休息、孜孜不倦,倾付真心给渴望知识的学生们传道授业。
小学部的走廊里,随时都能听到学生们琅琅的背诵声和老师们不厌其烦的提问声,随时都能看到学生们求知拼搏的样子和老师们认真负责的身影。
3
善容勤思,知行合一
小学部双语老师们落实背诵,真正达到了检测督促的目的,使学生的诵读能力得到了一个很好的展示,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和英语学习的热情,营造出浓郁的语言文化氛围,有力地推动了我校素质教育的开展。
自课间盯背制度实行以来,教学成果显著,得到了小学部学生和家长的一致肯定。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学有所得、学有所成是每个老师内心的愿望。希望同学们日积月累,每日一问!争分夺秒,超越自我!